40%的“深国交”毕业生去了美国,听他们侃“择校经” 2015年,国际高中“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深国交)毕业生胡安欣和梁于祺被美国Sarah Lawrence学院录取,而在“大学排行榜”上却看不到这家高校一一这是一所极负盛名却不参加排名的文理学院,《福布斯》一度将之列为全美学费最贵的大学。贵总有贵的道理,看看它的毕业生吧:拉姆·伊曼纽尔,奥巴马总统首席幕僚;Vera Wang,婚纱设计师(维多利亚与贝克汉姆的世纪婚礼穿的就是她的作品);芭芭拉·沃尔特斯,著名的美国广播公司主播和记者;J.Abrams,《碟中谍》、《星际迷航》导演/剧作家/制片人…… 国人判断一所美国大学的价值,最直观的就是看USNEWS榜单,该榜会给万里之遥的人们以定量参照。可是,除了表面的数字,深入内心的往往是一些个性的特质。“特定的校园总是把你塞到特定氛围和习惯中去,让你如鱼得水或一直郁闷或渐渐被这所学校同化”,就读美国克莱蒙纳-麦肯特学院的深国交毕业生沈池风向学弟学妹描述说。 做过布朗大学招生官的马立安博士指出,中国高中生申美时,往往申请一串院校,它们的唯一共同点是排名前多少或“藤校”。但如今,国人对美国大学的认识不断加深,择校不再止于“排名”,在有条件选择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探究哪所学校更适合自己。以下是来自“深国交”毕业生的择校理念和一手的申美经验。 康文婷(艾默里大学本科,现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硕):进大学感受最深的是,选学校一定要看这所大学的长项是否符合你的要求,氛围是否舒适。比如EMORY正是我的perfect match:医学院好,文科也好,符合我的兴趣;坐落在有活力的国际大城市;宿舍里有Residence Assistant和Career Center教你职业面试和申请研究生院;选专业辅导由Faculty Advisor(教授)和Pre-major Advisor(学长学姐)负责;学习上有问题找Learning Program;想去海外交换一个学期,学校提供上百个地区的项目。 这所院校让我满意的地方还在于不同专业都有自己的俱乐部和300多个社团;周末有管弦乐和唱诗班音乐会,摄影展、电影戏剧舞蹈轮番上演;不同大学的教授常来开讲座,名人来校学生可自由提问。该校提供了我需要的所有东西。 董丹阳(就读欧柏林学院):什么是dream school?大家会说,最适合自己专业和兴趣的学校就是,而我的答案是:越早接触、早了解的大学,就越有可能成为你的梦想大学,因为人们对学校的了解是需要时间沉淀和检验的:先去了解其环境、条件和价值观,然后带着这所大学的价值去过生活,通过每天的经历来判断其文化是否合适自己。就像穿衣服,要多穿一段时间才知道这件衣服适不适合自己,而不是在超市拿上15件衣服并列摆放,把自己的三围和样貌数据和这些衣服比较或找别人来帮你比较。我想说,临近申请时才开始浏览学校、找中介的意义都不大。我在G1时便开始跑学校的留学指导中心,并到处了解美国的大学。升学指导老师知道我喜爱音乐艺术氛围,便推荐我Oberlin,其文理学院和音乐学院都相当杰出,于是这所大学就成了我的目标。深国交4年里,我常主动联络她的招生官了解信息,G2暑假又专门去美国拜访了这所学校。所以在最后申请和skype面试时,因为招生官了解我的能力和对这所院校的喜爱程度,加上我和这个学校性格长达4年的磨合,dream school便垂青我了。 罗音英 (阿格尼斯斯科特学院本科,茱莉亚音乐学院硕士在读):看排名选大学只关乎没上大学之前的面子,很庆幸当初我没选那所在中国金融界很出名的院校,而是来到美国ASC这所校园美、氛围友善的南方女校主攻经济副修音乐,每天很享受地写ESSAY,还能砸5小时STEINWAY钢琴。经济系有好些大牛老师,音乐教授则有着迷死人的微笑。我在国内老师面前弹琴很紧张,在这儿却不由自主地安宁下来好好表现音乐,读研时干脆考入茱莉亚攻读管风琴研究生,正如我的钢琴老师D’Ambrosio所说,“你从地球的那一边来到这里不容易,希望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东西。” 戴秋阳(入读加州大学-洛杉矶):像UCLA这种综合性大学会有上百个专业,中国学生选专业大部分以就业为导向,如数学、经济、金融、会计、工程、计算机等,韩国人则多学生物,立志进医学院。我想提醒的是,勿随大流,如果专业完全不是本人喜欢的话,建议探索别的学科。我刚进大学时学物理,发现自己对理科缺乏兴趣,就转到感兴趣的历史专业了。另外,美国大学要求学生不仅精通专业,还要尽可能扩大知识面,了解未知领域。我就学了人类学课程,还旁听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课,很好地利用了大学资源,收获颇丰。再反省一下UCLA的劣势:加州系大学一般都是三学期制,每学期只有10周,而很多课都有一到两次期中考试,加上期末考,感觉刚开学没学什么就考了,知识点只能讲得比较浅,难有时间深入研究。 张博超 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学历史 张博超,2015年又一位从深国交走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学子,即将带着天赋与潜力,到美国学习历史。 小学4年级,张博超随父母去了加拿大,回国后考入深国交读高中。这也是他学习历史的开始。 老师Julian是个出色的启蒙者,历史经他讲述那么具有感染力,一个个年代或诡谲、或血雨、或激昂,一幕幕细节在张博超脑海里掀起轩然波澜,他看到了特定背景下的巨人,也看到民众的力量。无数的牺牲成全历史的前进,他沉浸在渐行渐远的故事里。课堂上,从一战、二战局势,到特定历史时期超级大国的表现,再到有代表性的独裁者们,同学们跟着老师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总有不一样的收获。 “我抱着厚厚的历史教材或刊物在校园里穿行,有人不解我为何觉得历史有意思,也许是没有经历过传统学校死记硬背的历史学习法吧,不然我的热情也磨没了。”张博超笑着说。 课外,张博超加入了“阴谋社”。这不是一个叫人玩阴谋的社团,而是专门分析历史上有争议的事件,从表象去探索隐藏着的历史可能性。指导老师Hamish先用资料片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多方查资料佐证,通过线索推论出最有可能的事实。比如肯尼迪遇刺事件,当年案发后美国当局一反常态,没做过多调查,也没有完整的审讯,很快就将疑犯锁定为一个退役士兵,但转换关押的过程中该疑犯又被枪杀,形成历史悬案。“也许我们每次得出的结论并非历史真相,但推理过程丰富了知识,也给了我们很多乐趣。” 张博超说,深国交的魅力在于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与尝试机会,带来的新鲜感会让人积极去接受新事物,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完善自己。“优质的教师资源、良好的英语环境、上进的同学们、澎湃的课外活动,给了我们独特的教育体验。体验过了,才会慢慢找到自己的路。” 报道来自《深圳晚报》2015\04\24 T21 |
联系电话: 189-2375-2499 深圳市欧美公学文化有限公司 ( 粤ICP备16080909号-2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