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P经济学简介
AP经济学分为AP宏观经济学和AP微观经济学两大部分,侧重于知识性和内容性的考察。学习时,应淡化技巧,强调真正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考试信息
考试时长:130分钟
考试形式:
多项选择题:60题,占66%,时长70分钟。
问答题:3题,占33%,时长60分钟。
三、课程内容与核心考点
AP微观经济学
课程内容:涉及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个体经济行为,强调产品市场的性质与功能,以及要素市场和政府在促进经济高效、公平运作中的作用。
重点单元:Unit 2(供求模型)、Unit 3(完全竞争市场)、Unit 4(不完全竞争市场)。
核心考点:供求关系、弹性、生产成本、市场结构、政府干预。
学习技巧:注重图像分析,掌握供求曲线、成本曲线等图形的绘制和应用。
AP宏观经济学
课程内容:深入探讨用于研究经济体制整体的经济学原理,涉及国家和国际的经济行为,注重国门收入和价格水平的确定等内容。
重点单元:Unit 3(AD-AS模型)、Unit 4(金融部门)、Unit 5(经济政策)。
核心考点:GDP、失业率、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学习技巧:注重逻辑推理,掌握五大模型(如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的理解与应用。
四、2025年考纲变化
今年的AP经济学考纲没有重大变化,但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比例有所调整,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在考试中所占比重略有增加,需特别注意宏观部分的复习。
五、备考建议
理解透彻:无论是微观经济还是宏观经济,课程知识点一定要理解透彻,避免死记硬背,要结合实例理解专有名词的含义。
连续学习:微观经济学相对贴近生活,理解比较容易,适合优先学习。宏观经济中的很多理论需要微观经济的基础,因此建议微观、宏观经济连续学习,有助于知识点的联系。
图像理解:经济学的学习中,对图的理解至关重要。微观经济学涉及的图形较多,宏观经济学也有关键图形需要掌握。
总结梳理:两门科目知识点都比较琐碎,建议进行完整的知识点总结和梳理。
真题练习:通过大量真题练习,熟悉考试模式,掌握答题技巧。
六、考试策略
规划时间:问答题开始自由回答之前,先利用10分钟规划,仔细阅读每个题目并绘图,做好笔记和草稿。
避免重复:作答时不要重复问题本身。
恰当词汇:学会辨别并使用恰当的经济学词汇。
善用图表:在回答中善用图表,清楚标识每个轴、每条曲线及变化方向等,即使题目没有明确要求图表,画出图也可能会帮助得分。
全面作答:FRQ(自由响应题)中每个小问都要尝试作答。
完整步骤:计算时写出完整步骤,展现解题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