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欧美公学国际教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半壁江山在美国"(之一)-特区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6-9-13 19:5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0%的“深国交”毕业生去了美国,听他们侃“我在美国读本科”
       “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深国交)给不少人的印象是“很英国”,因为这所国际高中采用剑桥大学考试院A Level体系,最初两届毕业生以入读剑桥、牛津、帝国理工、伦敦政经等英国名校为主。至2014年,前10届毕业生有80位学子在剑桥或牛津大学就读或毕业,今年亦有18名应届毕业生荣获这两所世界顶级名校预录取。
       然而,A Level体系的优势在于,其毕业生不仅可以申请英国名校,同时可以申请欧美、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等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自2007年起,深国交毕业生去向已呈英、美同辉局面。截至去年,毕业生共计1227人,其中约500人入读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等美国综合性大学,以及波莫纳、罗德岛设计学院等美国著名文理学院或艺术院校,赴美毕业生累计占比40%,相当接近赴英留学45%的比例,其余15%去了中国香港、加拿大、澳洲、瑞士等地名校。今年,申请美国大学的89位深国交学子,又已收到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卡尔顿学院、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等300多份录取通知,预计赴美留学比例进一步提高。可以说,深国交“半壁江山在美国”。
       随着中国留学生的日渐增多,国人对美国高校的了解,远不止于USNEWS大学排行榜等静态资料,切身求学的经历更加鲜活和理性。以下是深国交毕业生对自己所读大学的一手体验(“择校经验”及“在美就业”部分下期见)。得益于高中时代与美国大学接轨的培养模式和扎实的教育过程,深国交毕业生在美国大学里有着很好的适应力,这也是他们就读深国交的优势之一。
       杨杨新叶(入读芝加哥大学):芝大课程进度快,难度高,稍不留神就可能落下,刻苦学习永远是首要任务,但我也明显感到大家乐在其中,那句自嘲性名言where fun comes to die在芝大并不符实:学校的house 体系让每个学生都属于一个亲密小团体,大家一起吃饭一起study break一起跟别的house体育竞争,还有花样繁多的出游。芝大完美的学术和人文氛围,正适合我。
       李贝贝(入读卫斯理女子学院):Wellesley教会我去发掘兴趣,关注自己,感受世界。选课制和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尝试和面对自己以前不曾想象的可能性:天文于我曾是天方夜谭,现在我却和另外9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女孩深夜跟着教授在草坪上看星星;因抢不到课而不得不选的教育学,成为这学期我最喜欢的课;我还在走过回荡着音乐的长长琴房走道后,决定重拾钢琴,并发现自己喜欢古典音乐。不论教授还是同学,都时刻提醒我去探索新东西,每天充满激情。
       薛浦(入读伦斯勒理工学院):深圳国际交流学院坐落在纽约附近山旮旯里,出过十几位诺奖得主,二战时帮美军制造不少军火。学生好像从未12点前睡过觉,不是学习就是被各种活动牵着。club你能想到的几乎都有,飞机俱乐部还真有机会让人学开飞机!兄弟会是个30-40人的团体,美国小伙伴很nice,学习上生活上遇到问题找他们,但加入这样的团体还要慎重,他们party起来无拘无束忘记一切。当然,只要能克制自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化学工程教授讲课很快,学科本身还涉及很多动手能力,有问题一定要及时问,否则哭都来不及。
       李璐迦(入读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班上只有我一个国际生,很受欢迎。上周做cinematography作业,扛机器拍片、导演、剪辑都要一个人做,班上同学年龄都比我大,想法也棒,我只有更努力了,后来作业得到了老师好评!全校学制片的人少,系主任专门给我安排了大腕老师的independent studies,还让我在大三后跟大腕制片人出去做个人项目。《越狱》、《阳光小美女》的导演都是我老师。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综合能力强,没等毕业工作就找上门了。
       杨欣玫(剑桥大学本硕,哈佛大学博士在读):哈佛科研视野前沿,设备先进充足。博士生有人学业拔尖但专业课之外无观点,有人尚未发展出科学思维,还要花上几年上foundation courses,却对人文有深厚见解。两群人不同盖因本科出身不同,以物理专业为例:美式教育本科普遍可能一学期学一个topic,学得深但以后再也不涉及,要靠自己领会不同topics间的联系,英式物理课则每年都会学同样的topics,难度逐渐加深,温故知新有助于领悟贯通。当然,在英国对其他专业的爱好要靠自己,美国则有松弛的选课自由,可向其他方面拓宽。
       王尚(就读卡耐基梅隆大学):学校的“卡内基方法”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这种理念深藏在每门学科中,直接公式定理的套用一点用没有;西方长大的同学更加独立、张扬,这与其从小就同父母分开住,以及所在国的经济、科技发达有关,但他们不以时髦装束、奢侈生活为目标,而是以舒适、环保为理念,并有各自醉心的东西,还是自发的。
       黄声韵(入读布林茅尔学院):喜欢这里的建筑、传统和归属感。相对其他女校,深圳国际交流学院相当开放:可在Swarthmore、Haverford及宾大选课,不仅共享名校资源,也不至于完全不接触异性:不想social时,有个僻静的校园回避,想疯时只要坐10分钟校巴,就能到隔壁学校“艳遇”去。Bryn Mawr有美国最早的社科研究院,数学系等也有本硕连读和博士课程。本科必修写作课,基本每周都能和教授讨论自己的文章。政治家、诺奖、普利策奖得主来校可尽情提问。1000多人的校园,每个人的想法都会得到尊重,前提是你不是空谈。我想办乒乓球社,得到最多的回应是“Do it!”,申请资金添置球台和体育学分的过程,很锻炼人,也让我有了做实事的动力。参加社团和课堂讨论都是寻找和发掘自我的过程,而我在深国交的类似经历,相当适应这种需要高度主动性的环境。
       周忻(就读加州大学-洛杉矶):UCLA给学生的资源不是“丰富”就能形容的。我所在的材料工程系教授给学生提供实习和参与科研的机会,还有各种奖学金;通识课程涵盖各领域,更不要说各种社团和课外活动了,还有就是在其他国家学习或交换的机会。尽管大多数时候我觉得功课压力大,但因有兴趣,学习是一个美妙过程。课余时间我去听音乐、参加教堂排练和演出。在这里,我总是选择最喜欢的事做,不抱功利心态。
       李诣觅(就读弗吉尼亚大学):这里没有高楼、喧嚣,只有一片宁静,一种庄严又神秘的学术氛围。美国的大学特别是像uva这种人多的学校,你会感到除了学习,还想认识不同的人,加入不同的组织,找自己感兴趣的事,也很容易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比如对金融感兴趣的我,就加入了投资社团及商学院旗下的consulting俱乐部。
       孟雨(就读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我所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全美排第一。这里很自由,你可以在图书馆做一朵安静的学霸;可以周末去朋友家或体育馆,认识更多有趣的人;可以选修minor,满足自己对别的学科好奇心;可以在教授手下做研究,收获高额工资或学分抵换;可以在食堂打工,为买下心仪的东西攒钱。总之,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安排,也许这就是美国大学诱人之处吧。第一次,我完全掌控了自己的生活,同时也要为自己负责。
        赵世隆:到美国最好的大学读最难的学科
        好强的赵世隆选择到深国交读高中,4年后,他实现了自小以来的倔强愿望:到最好的大学读最喜欢的专业。2015年,产生过28位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的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录取了他,莱斯、弗吉尼亚、加州大学-伯克利、纽约大学等经济学顶尖的美国高校亦垂青于他。
       “深国交整体上进的氛围非常契合我,仅我们G1-3班,26人就有3人拿到牛津、剑桥Offer,其他同学被录的学校和专业也都很出色。” 赵世隆说,“深国交的学生拥有自由的成长环境,不同于我以前学校的教条。Work Hard, Play Hard用来做校训再合适不过。”
       G年级选课时,商务和经济对赵世隆来说还很神秘,接触之后才发现,这门学科既需要理科思维又需要文史背景,应用性还强。“我正是通过选课和课外活动才慢慢走上经济之路的。”他用一个暑假研究了5大国经济体与文化的关系,发现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真可以运用到实际案例分析中,激动不已,回校便创办了金融社,还集结到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学。
       金融社除了邀请专业机构办讲座,还筹划大型商业赛事:设置比赛模式、邀请参赛队伍、预估效果等。一遇到问题,赵世隆团队便向商务老师Tony请教。Tony有经商经历,颇能给出有用的建议。每年一届的商业赛都在赛制更完善、博弈更激烈中展开,2015年更受到了《南都》、《羊城晚报》、广东电视台等关注。
       课外,经济学老师还建议赵世隆多看记录片和相关书籍,如《华尔街》、著名经济学家自传等。《The End of Poverty》有关经济规律解决贫困问题的探讨,让他对经济学有了更深的理解,随后的山区支教,则让他亲眼见证了实践案例:当微薄的农耕收入无法满足生活需求时,当地人转而发掘其传统手工艺的价值,从中创造了财富。这使赵世隆更加坚定地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善良的学科”,会一直激励自己去发挥能量。
报道来自《深圳特区报》2015\4\22  A20版 深圳教育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咨询吴老师
189-2375-2499

欧美公学订阅号

联系电话:  189-2375-2499      深圳市欧美公学文化有限公司 ( 粤ICP备16080909号-2 ) 20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